ODE第五次作业

Ex1

设$\lambda, \epsilon>0$ ,记

$$J_{\lambda,\epsilon}:=\left[\begin{matrix}{\lambda}&{\epsilon}\\ {}&{\lambda}\\ \end{matrix}\right]$$

考虑系统$\dot{X}=J_{\lambda,\epsilon}X$ 记S为以原点为中心的单位圆周。

  1. 设$Z\neq0。$ 、设$\phi(t,Z)$ 是系统取初值$X(0)=Z$ 时的解。证明该解曲线至少与S相交一次。解曲线最多与单位圆周相交几次?

  2. 取定$\lambda>0$ ,证明存在$\epsilon_{0}>0$ 使得当$\epsilon\in(0,\epsilon_0)$ 时,系统的每条不为平衡点的相曲线仅与S相交一次。

  3. 假设同2。现取定$\epsilon\in(0,\epsilon_0)$ 定义$T:\mathbb{R}^{2}\setminus\{0\}\to\mathbb{R}$ :对每个$Z\ne0$ ,记$.T(Z)$ 是唯一使得$\phi(t,Z)\in S$ 的t。证明T连续。

解答

1

解为:
$$ \phi(t, Z) = e^{\lambda t} \begin{pmatrix} z_1 + \epsilon t z_2 \\ z_2 \end{pmatrix}, $$
其中 $Z = \begin{pmatrix} z_1 \\ z_2 \end{pmatrix}$。定义函数 $f(t) = \|\phi(t, Z)\|^2 = x(t)^2 + y(t)^2$,即:
$$ f(t) = e^{2\lambda t} \left[ (z_1 + \epsilon t z_2)^2 + z_2^2 \right]. $$
解曲线与 $S$ 相交当且仅当 $f(t) = 1$。

  • 至少相交一次
    当 $t \to -\infty$ 时,$e^{2\lambda t} \to 0$,且括号内表达式有界或多项式增长,但指数衰减主导,故 $f(t) \to 0 < 1$。
    当 $t \to \infty$ 时,$e^{2\lambda t} \to \infty$,且括号内表达式趋向正无穷(若 $z_2 \neq 0$) 或常数正(若 $z_2 = 0$),故 $f(t) \to \infty > 1$。
    函数 $f(t)$ 连续,且 $f(0) = z_1^2 + z_2^2 > 0$(因 $Z \neq 0$)。由介值定理,存在 $t$ 使得 $f(t) = 1$,故解曲线至少与 $S$ 相交一次。

  • 最多相交次数
    方程 $f(t) = 1$ 的解的个数取决于参数。分析 $f(t)$:
    $$ h(t) = (z_1 + \epsilon t z_2)^2 + z_2^2 = \epsilon^2 z_2^2 t^2 + 2\epsilon z_1 z_2 t + (z_1^2 + z_2^2), $$
    $$ f(t) = e^{2\lambda t} h(t). $$
    导数:
    $$ f'(t) = e^{2\lambda t} \left[ 2\lambda h(t) + h'(t) \right], \quad h'(t) = 2\epsilon^2 z_2^2 t + 2\epsilon z_1 z_2. $$
    令 $p(t) = 2\lambda h(t) + h'(t)$,则 $f'(t) = e^{2\lambda t} p(t)$,且 $e^{2\lambda t} > 0$,故 $f'(t)$ 的符号由 $p(t)$ 决定。
    $p(t)$ 是二次函数:
    $$ p(t) = 2\lambda \epsilon^2 z_2^2 t^2 + (4\lambda \epsilon z_1 z_2 + 2\epsilon^2 z_2^2) t + (2\lambda z_1^2 + 2\lambda z_2^2 + 2\epsilon z_1 z_2). $$
    系数 $A = 2\lambda \epsilon^2 z_2^2 \geq 0$,当 $z_2 \neq 0$ 时 $A > 0$,抛物线开口向上。

    • 若 $z_2 = 0$,则 $h(t) = z_1^2 > 0$,$f(t) = e^{2\lambda t} z_1^2$,严格递增,故 $f(t) = 1$ 有唯一解。
    • 若 $z_2 \neq 0$,则 $A > 0$,$p(t)$ 的判别式为:
      $$ D_p = (4\lambda \epsilon z_1 z_2 + 2\epsilon^2 z_2^2)^2 - 4 \cdot (2\lambda \epsilon^2 z_2^2) \cdot (2\lambda (z_1^2 + z_2^2) + 2\epsilon z_1 z_2) = 4 \epsilon^2 z_2^4 (\epsilon^2 - 4\lambda^2). $$
      $D_p$ 可正、负或零。
      • 若 $D_p < 0$,则 $p(t) > 0$,$f'(t) > 0$,$f(t)$ 严格递增,故 $f(t) = 1$ 有唯一解。
      • 若 $D_p = 0$,则 $p(t) \geq 0$,$f(t)$ 非减,且 $f(t) \to 0$($t \to -\infty$) 和 $f(t) \to \infty$($t \to \infty$),故 $f(t) = 1$ 有唯一解。
      • 若 $D_p > 0$(即 $\epsilon > 2\lambda$),则 $p(t) = 0$ 有两个实根 $t_1 < t_2$,$f(t)$ 在 $(-\infty, t_1)$ 递增,$(t_1, t_2)$ 递减,$(t_2, \infty)$ 递增。结合极限行为,$f(t) = 1$ 最多有三个解(例如,当 $\lambda = 1$,$\epsilon = 3$,$Z = (0, 1)^\top$ 时,有三个交点)。

综上,解曲线与单位圆周至少相交一次,最多相交三次。

2

由前,$f(t) = e^{2\lambda t} h(t)$,且:

  • 若 $z_2 = 0$,则 $f(t) = e^{2\lambda t} z_1^2$,严格递增,故 $f(t) = 1$ 有唯一解。
  • 若 $z_2 \neq 0$,则 $D_p = 4 \epsilon^2 z_2^4 (\epsilon^2 - 4\lambda^2) < 0$(因 $\epsilon < 2\lambda$),故 $p(t) > 0$,$f'(t) > 0$,$f(t)$ 严格递增,故 $f(t) = 1$ 有唯一解。

因此,当 $\epsilon \in (0, \epsilon_0)$ 时,每条非平衡点(即 $Z \neq 0$) 的相曲线与 $S$ 仅相交一次。

3

首先函数 $f(t, Z)$ 关于 $(t, Z)$ 连续。其次偏导数 $\frac{\partial f}{\partial t}(t, Z) = f'(t)$,由前当 $\epsilon < 2\lambda$ 时,$\frac{\partial f}{\partial t}(t, Z) > 0$ 对所有 $t$ 和 $Z \neq 0$ 成立(严格递增)。对任意 $Z_0 \neq 0$,令 $t_0 = T(Z_0)$,则 $f(t_0, Z_0) = 1$ 且 $\frac{\partial f}{\partial t}(t_0, Z_0) > 0$。由隐函数定理,存在 $Z_0$ 的邻域和唯一连续函数 $g(Z)$ 满足 $g(Z_0) = t_0$ 且 $f(g(Z), Z) = 1$。由于 $T(Z)$ 也满足 $f(T(Z), Z) = 1$,故在邻域内 $T(Z) = g(Z)$,从而 $T$ 在 $Z_0$ 处连续。因 $Z_0 \neq 0$ 任意,故 $T$ 在 $\mathbb{R}^2 \setminus \{0\}$ 上连续。

Ex2

习题2设$A\in M_{d}(\mathbb{R})$ 定义

$$\|A\|:=\sup\{|A x|:|x|\leq1\};\quad\|A\|_{\infty}:=\max\{|a_{i j}|:1\leq i,j\leq d\}.二$$

1)证明|·|与‖·$\parallel_{\infty}$ 均为$M_{d}(\mathbb{R})$ 上的范数。

2)证明|$\|AB\|\leq\|A\|\|B\|$ 1。对$\|\cdot\|_{\infty}$ 该性质成立吗?

3)证明

$$\|A\|_{\infty}\leq\|A\|\leq d\|A\|_{\infty}.$$

解答

1

一个范数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:正定性(非负性且零矩阵的范数为零)、绝对齐次性(对任意标量 $c$ 有 $\|cA\| = |c| \|A\|$)和三角不等式($\|A + B\| \leq \|A\| + \|B\|$)。

  • 对 $\|\cdot\|$(算子范数)

    • 正定性
      $\|A\| = \sup\{ |A x| : |x| \leq 1 \} \geq 0$,因为它是非负函数的上确界。
      $\|A\| = 0$ 当且仅当对所有 $|x| \leq 1$ 有 $|A x| = 0$,这等价于 $A = 0$(零矩阵)。
    • 绝对齐次性
      对任意 $c \in \mathbb{R}$,
      $$ \|c A\| = \sup\{ |c A x| : |x| \leq 1 \} = \sup\{ |c| \cdot |A x| : |x| \leq 1 \} = |c| \sup\{ |A x| : |x| \leq 1 \} = |c| \|A\|. $$
    • 三角不等式
      对任意 $A, B \in M_d(\mathbb{R})$,
      $$ \|A + B\| = \sup\{ |(A + B) x| : |x| \leq 1 \} \leq \sup\{ |A x| + |B x| : |x| \leq 1 \} \leq \sup\{ |A x| : |x| \leq 1 \} + \sup\{ |B x| : |x| \leq 1 \} = \|A\| + \|B\|, $$
      其中第一个不等式由向量范数的三角不等式 $|(A + B)x| \leq |A x| + |B x|$ 得到,第二个不等式由上确界的性质得到。

    因此,$\|\cdot\|$ 是 $M_d(\mathbb{R})$ 上的范数。

  • 对 $\|\cdot\|_{\infty}$(元素最大绝对值范数)

    • 正定性
      $\|A\|_{\infty} = \max\{ |a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\geq 0$,因为它是绝对值的最大值。
      $\|A\|_{\infty} = 0$ 当且仅当所有 $|a_{ij}| = 0$,即 $A = 0$。
    • 绝对齐次性
      对任意 $c \in \mathbb{R}$,
      $$ \|c A\|_{\infty} = \max\{ |c a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= \max\{ |c| \cdot |a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= |c| \max\{ |a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= |c| \|A\|_{\infty}. $$
    • 三角不等式
      对任意 $A, B \in M_d(\mathbb{R})$,
      $$ \|A + B\|_{\infty} = \max\{ |a_{ij} + b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\leq \max\{ |a_{ij}| + |b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\leq \max\{ |a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+ \max\{ |b_{ij}| : 1 \leq i,j \leq d \} = \|A\|_{\infty} + \|B\|_{\infty}, $$
      其中第一个不等式由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$|a_{ij} + b_{ij}| \leq |a_{ij}| + |b_{ij}|$ 得到,第二个不等式由最大值函数的性质得到。

    因此,$\|\cdot\|_{\infty}$ 是 $M_d(\mathbb{R})$ 上的范数。

2

  • 对算子范数 $\|\cdot\|$
    $$ \|A B\| = \sup\{ |A B x| : |x| \leq 1 \}. $$
    对任意 $x$ 满足 $|x| \leq 1$,令 $y = B x$。由算子范数的定义,$|y| = |B x| \leq \|B\|$。

    $$ |A B x| = |A y| \leq \|A\| |y| \leq \|A\| \|B\|, $$
    其中第一个不等式由算子范数的性质 $|A v| \leq \|A\| |v|$ 对所有向量 $v$ 成立(因为 $\|A\| = \sup_{|u|=1} |A u|$)。
    因此,对所有 $|x| \leq 1$ 有 $|A B x| \leq \|A\| \|B\|$,取上确界得 $\|A B\| \leq \|A\| \|B\|$。

  • 对 $\|\cdot\|_{\infty}$ 是否成立?
    该性质(子乘性 $\|A B\|_{\infty} \leq \|A\|_{\infty} \|B\|_{\infty}$)不成立。
    反例:取 $d=2$,$A = B = \begin{pmatrix} 1 & 1 \\ 1 & 1 \end{pmatrix}$。
    则 $\|A\|_{\infty} = \max\{|1|, |1|\} = 1$,$\|B\|_{\infty} = 1$。
    计算乘积:
    $$ A B = \begin{pmatrix} 1 & 1 \\ 1 & 1 \end{pmatrix} \begin{pmatrix} 1 & 1 \\ 1 & 1 \end{pmatrix} = \begin{pmatrix} 2 & 2 \\ 2 & 2 \end{pmatrix}, \quad \|A B\|_{\infty} = \max\{|2|, |2|\} = 2. $$
    有 $2 > 1 \cdot 1$,即 $\|A B\|_{\infty} > \|A\|_{\infty} \|B\|_{\infty}$,故子乘性不成立。

3

设 $A = (a_{ij}) \in M_d(\mathbb{R})$,$\|A\|_{\infty} = \max_{i,j} |a_{ij}| = M$。

  • 左边不等式:$\|A\|_{\infty} \leq \|A\|$。
    设 $|a_{k\ell}| = M$(即最大值在位置 $(k,\ell)$ 取得)。取标准基向量 $e_\ell = (0, \dots, 0, 1, 0, \dots, 0)^\top$(第 $\ell$ 个分量为 1,其余为 0),则 $|e_\ell| = 1$(欧几里得范数)。
    $A e_\ell$ 是 $A$ 的第 $\ell$ 列,记为 $c_\ell$,其第 $k$ 个分量为 $a_{k\ell}$。

    $$ |A e_\ell| = |c_\ell| = \sqrt{\sum_{i=1}^d |a_{i\ell}|^2} \geq |a_{k\ell}| = M, $$
    因为求和包含 $|a_{k\ell}|^2$ 项。
    由算子范数定义,
    $$ \|A\| \geq |A e_\ell| \geq M = \|A\|_{\infty}. $$
    因此,$\|A\|_{\infty} \leq \|A\|$.

  • 右边不等式:$\|A\| \leq d \|A\|_{\infty}$。
    需证 $\sup\{ |A x| : |x| \leq 1 \} \leq d M$。
    对任意 $x = (x_1, \dots, x_d)^\top$ 满足 $|x| \leq 1$(欧几里得范数),令 $y = A x$,则 $y_i = \sum_{j=1}^d a_{ij} x_j$。
    由绝对值不等式和 $\|A\|_{\infty} = M$,有
    $$ |y_i| = \left| \sum_{j=1}^d a_{ij} x_j \right| \leq \sum_{j=1}^d |a_{ij}| |x_j| \leq \sum_{j=1}^d M |x_j| = M \sum_{j=1}^d |x_j|. $$

    $$ |y|^2 = \sum_{i=1}^d |y_i|^2 \leq \sum_{i=1}^d \left( M \sum_{j=1}^d |x_j| \right)^2 = M^2 \sum_{i=1}^d \left( \sum_{j=1}^d |x_j| \right)^2 = M^2 d \left( \sum_{j=1}^d |x_j| \right)^2, $$
    因为 $\sum_{i=1}^d$ 作用在常数上(内层和与 $i$ 无关)。
    由 Cauchy-Schwarz 不等式,
    $$ \left( \sum_{j=1}^d |x_j| \right)^2 \leq \left( \sum_{j=1}^d 1^2 \right) \left( \sum_{j=1}^d |x_j|^2 \right) = d \cdot |x|^2 \leq d \cdot 1 = d, $$
    所以
    $$ |y|^2 \leq M^2 d \cdot d = d^2 M^2, \quad \text{故} \quad |y| \leq d M. $$
    因此,对所有 $|x| \leq 1$ 有 $|A x| \leq d M = d \|A\|_{\infty}$。取上确界得 $\|A\| \leq d \|A\|_{\infty}$.

综上,不等式 $\|A\|_{\infty} \leq \|A\| \leq d \|A\|_{\infty}$ 成立。

Ex3

设$V$是一个有限维实线性空间。

  1. 证明可以定义一个范数‖·‖使得V在此范数下成为一个赋范线性空间。

  2. 设$\| \cdot \|_{i},i=1,2$ 是V上的两个范数,证明二者等价,即存在$C>1$ 使得对任意的$x\in V$ 有

$$C^{-1}\|x\|_2\leq\|x\|_1\leq C\|x\|_2.$$

解答

1

取 $V$ 的一组基 $\{e_1, e_2, \dots, e_n\}$。对任意向量 $x \in V$,可唯一表示为 $x = \sum_{i=1}^n a_i e_i$,其中 $a_i \in \mathbb{R}$。定义范数:
$$ \|x\| = \sqrt{\sum_{i=1}^n a_i^2}. $$
下面验证此定义满足范数的三个性质:

  • 正定性
    $\|x\| = \sqrt{\sum_{i=1}^n a_i^2} \geq 0$,且 $\|x\| = 0$ 当且仅当 $\sum_{i=1}^n a_i^2 = 0$,即所有 $a_i = 0$,故 $x = 0$。

  • 齐次性
    对任意标量 $\alpha \in \mathbb{R}$,有 $\alpha x = \sum_{i=1}^n (\alpha a_i) e_i$,所以
    $$ \|\alpha x\| = \sqrt{\sum_{i=1}^n (\alpha a_i)^2} = \sqrt{\alpha^2 \sum_{i=1}^n a_i^2} = |\alpha| \sqrt{\sum_{i=1}^n a_i^2} = |\alpha| \|x\|. $$

  • 三角不等式
    对任意 $x, y \in V$,设 $x = \sum_{i=1}^n a_i e_i$,$y = \sum_{i=1}^n b_i e_i$,则 $x + y = \sum_{i=1}^n (a_i + b_i) e_i$。
    定义向量 $\mathbf{a} = (a_1, \dots, a_n)$, $\mathbf{b} = (b_1, \dots, b_n) \in \mathbb{R}^n$,则 $\|x\| = \|\mathbf{a}\|_2$, $\|y\| = \|\mathbf{b}\|_2$, $\|x + y\| = \|\mathbf{a} + \mathbf{b}\|_2$。
    在 $\mathbb{R}^n$ 中,欧几里得范数满足三角不等式:$\|\mathbf{a} + \mathbf{b}\|_2 \leq \|\mathbf{a}\|_2 + \|\mathbf{b}\|_2$,即
    $$ \|x + y\| \leq \|x\| + \|y\|. $$

因此,$\|\cdot\|$ 是 $V$ 上的一个范数,$V$ 在此范数下成为赋范线性空间。

2

设 $\|\cdot\|_1$ 和 $\|\cdot\|_2$ 是 $V$ 上的两个范数。需证存在常数 $C > 0$ 使得对任意 $x \in V$,有
$$ C^{-1} \|x\|_2 \leq \|x\|_1 \leq C \|x\|_2. $$

考虑集合 $S = \{ x \in V : \|x\|_2 = 1 \}$(即 $\|\cdot\|_2$ 范数下的单位球面)。由于 $\|\cdot\|_2$ 是范数,$S$ 在 $\|\cdot\|_2$ 范数下有界且闭。在有限维空间中,有界闭集是紧致的(因为 $V$ 与 $\mathbb{R}^n$ 同胚,且 $\mathbb{R}^n$ 中的有界闭集是紧致的)。

定义函数 $f: S \to \mathbb{R}$ 为 $f(x) = \|x\|_1$。首先证明 $f$ 在 $\|\cdot\|_2$ 范数下连续。
取序列 $\{x_k\} \subset S$ 满足 $\|x_k - x\|_2 \to 0$(即 $x_k \to x$ 在 $\|\cdot\|_2$ 范数下)。则
$$ |f(x_k) - f(x)| = \left| \|x_k\|_1 - \|x\|_1 \right| \leq \|x_k - x\|_1, $$
其中不等式由范数的逆三角不等式给出。
固定 $V$ 的一组基 $\{e_1, \dots, e_n\}$,则对任意 $z \in V$,有 $z = \sum_{i=1}^n z_i e_i$。定义 $\|z\|_\infty = \max_{1 \leq i \leq n} |z_i|$,这是一个范数。
由基的线性无关性,存在常数 $K_1, K_2 > 0$(依赖于基和范数)使得:
$$ \|z\|_1 \leq K_1 \|z\|_\infty, \quad \|z\|_\infty \leq K_2 \|z\|_2. $$
(具体地,取 $K_1 = \sum_{i=1}^n \|e_i\|_1$,则 $\|z\|_1 \leq \sum |z_i| \|e_i\|_1 \leq K_1 \|z\|_\infty$;取 $K_2 = \max_{i} \|\phi_i\|$,其中 $\phi_i$ 是第 $i$ 个坐标泛函,则 $\|z\|_\infty \leq K_2 \|z\|_2$。)
因此,
$$ \|x_k - x\|_1 \leq K_1 \|x_k - x\|_\infty \leq K_1 K_2 \|x_k - x\|_2. $$
当 $\|x_k - x\|_2 \to 0$ 时,有 $\|x_k - x\|_1 \to 0$,从而 $|f(x_k) - f(x)| \to 0$,故 $f$ 连续。

由于 $S$ 紧致且 $f$ 连续,$f$ 在 $S$ 上取得最小值 $m$ 和最大值 $M$。因为 $S \subset V \setminus \{0\}$ 且 $\|\cdot\|_1$ 正定,有 $f(x) = \|x\|_1 > 0$ 对所有 $x \in S$,故 $m > 0$ 和 $M < \infty$。

对任意非零 $y \in V$,令 $x = y / \|y\|_2$,则 $\|x\|_2 = 1$,故 $x \in S$,且
$$ m \leq f(x) = \|x\|_1 \leq M \implies m \leq \frac{\|y\|_1}{\|y\|_2} \leq M. $$
因此,
$$ m \|y\|_2 \leq \|y\|_1 \leq M \|y\|_2. $$
当 $y = 0$ 时,两边为 0,不等式自然成立。取 $C = \max\{M, 1/m\}$,则
$$ C^{-1} \|y\|_2 \leq \|y\|_1 \leq C \|y\|_2, $$
其中 $C^{-1} = \min\{1/M, m\} \leq m$ 且 $C \geq M$。因此,$\|\cdot\|_1$ 和 $\|\cdot\|_2$ 等价。

Ex4

在$.C[0,$ ,1]上定义两个函数如下:

$$\|f\|_{1}:=\int_{0}^{1}|f(x)|d x;\quad\|f\|_{\infty}:=\sup\{|f(x)|:x\in[0,1]\}.$$

  1. 证明.$\left\|_{1} 与 \right.$ $\parallel_{\infty}$ 均为范数。

  2. 证明$\left(C[0,1],\|\cdot\|_{\infty}\right)$ 完备,即若$\{f_n:n\in\mathbb{N}\}$ 在范数$\|\cdot\|_{\infty}$ 下为$Cauchy 列$ ,则存在$f\in C[0,$ ,1]使得$f_{n}\rightarrow f。$

  3. $(C[0,1],\|\cdot\|_1)$ )完备吗?说明理由。

解答

1

  • 正定性
    $\|f\|_1 = \int_0^1 |f(x)| \, dx \geq 0$,且 $\|f\|_1 = 0 \iff f = 0$(因连续函数积分非负且为零当且仅当函数恒零)。
    $\|f\|_\infty = \sup_{x \in [0,1]} |f(x)| \geq 0$,且 $\|f\|_\infty = 0 \iff f = 0$(上确界为零当且仅当函数恒零)。
  • 绝对齐次性
    $\|\alpha f\|_1 = |\alpha| \|f\|_1$,$\|\alpha f\|_\infty = |\alpha| \|f\|_\infty$(由积分和上确界的线性性质)。
  • 三角不等式
    $\|f + g\|_1 \leq \|f\|_1 + \|g\|_1$(由 $|f + g| \leq |f| + |g|$ 及积分线性性)。
    $\|f + g\|_\infty \leq \|f\|_\infty + \|g\|_\infty$(由 $|f + g| \leq |f| + |g|$ 及上确界性质)。
    故两者均为范数。

2

设 $\{f_n\}$ 是 $\|\cdot\|_\infty$-Cauchy 列。则 $\forall \epsilon > 0$,$\exists N$ 使得当 $m, n > N$ 时,$\sup_x |f_m(x) - f_n(x)| < \epsilon$。

  • 定义极限函数:对每个 $x \in [0,1]$,$\{f_n(x)\}$ 是 $\mathbb{R}$ 的 Cauchy 列,故收敛。定义 $f(x) = \lim_{n \to \infty} f_n(x)$。
  • 一致收敛:固定 $\epsilon > 0$,取 $N$ 使当 $m, n > N$ 时 $\|f_m - f_n\|_\infty < \epsilon$。令 $m \to \infty$,得 $|f_n(x) - f(x)| \leq \epsilon$ 对所有 $x$ 成立,故 $\|f_n - f\|_\infty \to 0$。
  • 连续性:因 $f_n$ 一致收敛于 $f$ 且 $f_n$ 连续,故 $f$ 连续(一致收敛保持连续性)。
    故空间完备。

3

反例:定义函数序列
$$ f_n(x) = \begin{cases} 0 & x \in [0, \frac{1}{2} - \frac{1}{n}], \\ n(x - (\frac{1}{2} - \frac{1}{n})) & x \in (\frac{1}{2} - \frac{1}{n}, \frac{1}{2}), \\ 1 & x \in [\frac{1}{2}, 1]. \end{cases} $$

  • 连续性:每个 $f_n$ 连续(分段线性)。
  • Cauchy 列:当 $m > n > 1$ 时,$\|f_m - f_n\|_1 \leq \int_{\frac{1}{2} - \frac{1}{n}}^{\frac{1}{2}} 1 \, dx = \frac{1}{n}$,故 $\forall \epsilon > 0$,取 $N > 1/\epsilon$,当 $m > n > N$ 时 $\|f_m - f_n\|_1 < \epsilon$。
  • 收敛但极限不连续:$\|f_n - f\|_1 \to 0$,其中
    $$ f(x) = \begin{cases} 0 & x < \frac{1}{2}, \\ 1 & x \geq \frac{1}{2}. \end{cases} $$
    但 $f$ 在 $x = \frac{1}{2}$ 不连续,故 $f \notin C[0,1]$。
    故该空间不完备。

Ex5

考虑初值问题

$$\dot{x}=x^{2};\quad x(0)=1;$$

  1. 写出初值问题的等价积分方程形式。

  2. $\phi_{0}(t)\equiv1$ 出发,计算$P i c a r$ d迭代序列$\left|\phi_{n}(t)\right.$

  3. $\{\phi_{n}:n\geq1\}$ ·收敛吗?若收敛,其是否为初值问题的解?

解答

1

$$x(t) = 1 + \int_{0}^{t} [x(s)]^{2} ds$$

2

从初始猜测 $\phi_0(t) \equiv 1$ 出发,Picard 迭代定义为:
$$\phi_{n+1}(t) = 1 + \int_{0}^{t} [\phi_n(s)]^2 ds$$

通项不会求

3

收敛,且极限函数是解:

收敛性:
在 $|t| < 1$ 内,序列 $\{\phi_n(t)\}$ 一致收敛到极限函数 $\lim_{n \to \infty} \phi_n(t) = \frac{1}{1 - t}$。该极限函数是初值问题在 $|t| < 1$ 内的唯一解。

验证解:
满足初始条件:$\frac{1}{1 - 0} = 1$。
满足微分方程:$\frac{d}{dt} \left( \frac{1}{1 - t} \right) = \frac{1}{(1 - t)^2} = \left( \frac{1}{1 - t} \right)^2$。
在 $t = 1$ 处有奇点,序列不收敛。

综上,序列在 $|t| < 1$ 内收敛到初值问题的解。

Ex6

举例说明 $e^{A+B} = e^A e^B$ 不一定成立

解答

取矩阵:
$$ A = \begin{pmatrix} 0 & 1 \\ 0 & 0 \end{pmatrix}, \quad B = \begin{pmatrix} 0 & 0 \\ 1 & 0 \end{pmatrix}. $$

  1. $e^A e^B = \begin{pmatrix} 1 & 1 \\ 0 & 1 \end{pmatrix} \begin{pmatrix} 1 & 0 \\ 1 & 1 \end{pmatrix} = \begin{pmatrix} 2 & 1 \\ 1 & 1 \end{pmatrix}$.
  2. $e^{A+B} = e^{\begin{pmatrix} 0 & 1 \\ 1 & 0 \end{pmatrix}} = \begin{pmatrix} \cosh 1 & \sinh 1 \\ \sinh 1 & \cosh 1 \end{pmatrix} \approx \begin{pmatrix} 1.54308 & 1.17520 \\ 1.17520 & 1.54308 \end{pmatrix}$.

二者不相等

Ex7

习题7设$A\in M_{d}(\mathbb{R})$ 且$\left\|A\right\|<1。$ 证明级数

$$\phi(A):=-\sum_{n=0}^{\infty}\frac{A^n}{n}.$$

收敛。并计算$e^{\phi(A)}\circ$

解答

考虑级数 $\sum_{n=1}^{\infty} \frac{A^n}{n}$。由于 $\|A\| < 1$,且矩阵范数满足次乘性(即 $\|A^k\| \leq \|A\|^k$),有
$$\left\| \frac{A^n}{n} \right\| \leq \frac{\|A\|^n}{n}.$$
标量级数 $\sum_{n=1}^{\infty} \frac{\|A\|^n}{n}$ 收敛,因为当 $|r| < 1$ 时,$\sum_{n=1}^{\infty} \frac{r^n}{n} = -\ln(1 - r)$ 收敛(这里 $r = \|A\| < 1$)。矩阵空间 $M_d(\mathbb{R})$ 在范数下是 Banach 空间,因此级数 $\sum_{n=1}^{\infty} \frac{A^n}{n}$ 绝对收敛,从而收敛。故 $\phi(A) = -\sum_{n=1}^{\infty} \frac{A^n}{n}$ 收敛。

展开指数级数:
$$e^{\phi(A)} = \sum_{k=0}^{\infty} \frac{1}{k!} \left( -\sum_{m=1}^{\infty} \frac{A^m}{m} \right)^k.$$
因 $A$ 与自身交换,按 $A^s$ 分组系数:

$s=0$(常数项):仅 $k=0$ 贡献,系数为 $1$。
$s=1$:仅 $k=1$,$m=1$,系数为 $\frac{(-1)^1}{1!} \cdot \frac{1}{1} = -1$。
$s \geq 2$:

$k=1$ 贡献 $-\frac{1}{s}$,
$k=2$ 贡献 $\frac{1}{2!} \sum_{\substack{m_1+m_2=s \\ m_i \geq 1}} \frac{1}{m_1 m_2}$,
更高 $k$ 类似。
关键:对 $s=2$,计算得 $-\frac{1}{2} + \frac{1}{2} \cdot 2 \cdot \frac{1}{1 \cdot 1} = 0$;
对 $s \geq 3$,组合恒等式保证系数为 $0$(如 $s=3$:$-\frac{1}{3} + \frac{1}{2} \left( \frac{1}{1 \cdot 2} + \frac{1}{2 \cdot 1} \right) - \frac{1}{6} \cdot \frac{1}{1 \cdot 1 \cdot 1} = 0$)。

故 $e^{\phi(A)} = I - A$。


ODE第五次作业
https://blog.xiaoaojianghu.fun/posts/40a8101e.html
作者
wst
发布于
2025年11月1日
许可协议